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奮力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彩神lll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十四五”深入推進農業數字化建設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十四五”我省推動農業數字化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一、政策背景和依據
國家層面。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去年12月,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要求大力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創新發ξ 展智慧農業,提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各環節數字化水平。省級層面。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強調,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江蘇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要前瞻布局農業數字化,著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今年2月份,省委彩神lll出臺了《關于全面提升江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指導意見》,將農業數字化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明確“路線圖”和“任務表”。
二、政策目標
《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打造100個數字化創新引領的智慧園區、200個智能化水平先進的數字化農場(牧場、漁場)、10個全程貫通的特色產業鏈數字化試點縣、7個以“蘇農云”為底座覆蓋全省的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場景。
到2023年,建成一批特色農產品數字化產業鏈,一批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場景,全省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達68%。
到2025年,綠色化、智能化、現代化生產體系有效建立,農業生產性服務數字化取得重要突破,數字技術在農產品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等♀各環節全鏈條廣泛應用,省市縣一體化的大數據智能決策管理體系基本形成,全省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達70%。
三、重要舉措
《方案》提出了11條重點舉措和4條保障措施。
在重點舉措方面:
一是實施園區數字化提檔升級工程。按照“一園一策、數字賦能、全面提升”的要求,打造100個主導產業突出、數字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輻射帶動有力的智慧農業園區。
二是實施農場數字化標桿建設工程。在實現規;、集約化、機械化生產的基礎上,加大農業生產數字化改造力度,堅持行業標桿導向,建設200個具備先進水平的數字農場(牧場、漁場)。
三是實施產業數字化強鏈增效工程。聚焦優質糧油、規模畜禽、特色水產、綠色果蔬等主導產業,以縣域為單元,以“延鏈、補鏈、強鏈”為關鍵,加強數字技術在產前、產中、產后的應用,打造10個“鏈通數融”的特色產業鏈試點縣。
四是加強農業產能數字化監測評價。完善農業基礎數據◆資源庫,以水稻、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為重點,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建立高效精確預測方法與評價體系,形成農業產能監¤測評價“一張圖”,全面增強農業生產決策能力。
五是打造生產數字化全鏈條解決方案。加強數字農業關鍵技術攻關,建立試驗示范及推廣應用基地,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信息技術與農機農藝”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先進成熟的“場景+鏈式”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
六是增強農業生產性服務數字化能力。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的現代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集成建設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云平臺,研發高效、精準的智能匹配技術,形成“一站式”服務新模式。
七是加大農產品質量信息化監管力度。推進農產品質量溯源與市場監測預警數字化,完善農業投入品數字化監管,打通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數據通道,集聚“生產+市場+監管”三方資源,打造融合全過程各環節信息為一體的農ぷ產品質量追溯體系。
八是提高農業安全生產預警防范能力。圍繞漁業安全生產、農機作業安全、重大自然災害防范等方√面,加強數據資源匯聚融合、關聯分析,實現各類風險的早期預警、實時監測、決策指揮、應急調度,構建全方位、立體式的風險防控“一張網”。
九是提升農村集體經濟數字化管理水平。持續推進農村集體資產和“三地”管理數字化,建立大數據監測體系,推動集體經濟數據匯聚融合,強化信息共享,促進農村財務、集體資產等“云監管”“云辦理”。
十是推進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加強農村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加快農村流通服務數字化,打造農產品產地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推進冷鏈物流設施數字化改造,分類推進“快遞進村”工程,健全縣鄉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
十一是提升“三農”金融服務精細化水平。依托市場主體基礎信息和生產、經營、資產等多維度@數據,推進農村信用評價體系建設,依法合規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精準畫像、信用評分,形成“三農”金融服務數據中臺。
在保障措施方面: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把農業數字化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省農業農村廳要健全協同推進機制,牽頭制定年度工作要點,細化任務清單,明確相關責任,確保任務落地落實。
二是加強協同創新。采取“揭榜掛帥”“賽馬制”等形式,遴選行業內領軍科研團隊或創新〇企業,聯合相關科研機構、涉農高校、農業企業等成立“1+N”創新聯合體,加快研發與創新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和農業數字化全鏈條解決方案。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統籌現有資金渠道,優化資金使▲用結構,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加大對農業數字化建設支持力度,對重點♀建設任務給予支持。同時,鼓勵社會資本、金融機構投身農業數字化建設。
四是營造良好環境。在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設置『農業數字化指標,定期開展全省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能力監測。適時舉辦數字鄉村紫金山峰會、數字農業創業創新大賽等,建立農業數字化專家智庫,挖掘一批先進適用≡的典型實踐案例和技術集成方案等。